第三十一章 家村两顾(2 / 3)

筑梦维艰 z不倒 1865 字 7个月前

划行事——东抓副业,西抓粮食,南抓渔业和棉花,北抓蔬菜果瓜的因地制宜的方法进行种植。

这东边窑洞里,张支书和父亲的徒弟们,渐渐的都能熟练地做出竹雕画、葫芦雕画、枫叶和银杏叶的雕画等艺术品了。

他时时指导雕刻的村民如何做出精品。

张光明对雕刻的村民们说:“有的雕画需要刻得深一点,而有的则需要浮雕,这样才会显得层次分明,让人看起来形象逼真,而且艺术感比较强,只有这样才能有销路呀!”

牧野花村的雕刻匠人们在张支书的精心指导下,每个人都掌握了雕刻要领。

编制加工品的村民们在张支书的父亲张茂源的精心指导下,学徒们也都能娴熟地编制出精美,又结实难用的筐子、篓子、篮子以及桌椅板凳……

这些呢?有的可以作为抗洪救灾的工具来使用,还有的可以作为家庭工具来使用。

张光明把这些精妙绝伦的工艺品和实用品登报寻求销路,面市后广受购买者的青睐。

现在不光是部队来购买,还有一些大城市的百货大楼里的经理,也纷纷前来牧野花村购买。

牧野花村的干部群众们,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。

这天,张支书和村民们往村西面的地里,拉来先前发酵好了的粪。

他和大伙一起拿着大叉哗啦哗啦撒,均匀地给地上平铺了一层黑黢黢的粪。

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他心里想:现在没钱买肥料,而这些粪会让秋季的庄稼,长得很壮的哟。

他撒完粪,就又指挥各个小队,抓紧时间进行耕种。

这一天,张光明带领着班子成员们,赶着一匹黑如墨的马,一匹白如雪的马,要到实验基地去犁地。

他一只手扶着犁,另一只手挥着鞭又当起了“大把”。

当这两匹马拉着犁,犁到大半晌时,马儿好像是累极了,停下脚步喘着粗气,无论张光明怎么吆喝,这两匹马就是原地不动。

马儿太累了,张光明就让它们歇一下。

张光明去上厕所时,抬头了望了一下空中悠悠白云飘,又向四周看过去,那碧绿的桃林之中莺歌燕舞。

再看各地块的“大把”挥舞着马鞭,马儿牛儿低着头,撅着屁股,嘿嘿呼呼地使劲拉犁,这多像一幅秀丽的图画。

他从厕所回来看着这两匹黑马说:“伙计们走嘞!”只听得“啪”地一声他甩了一鞭,就像放了一个炮。

两匹马儿又伸着长脖子,脊梁上的毛树立起来,每一寸皮肤都绷得紧紧的,两条后腿使老劲儿向后蹬地,两条前腿挂劲儿向前扒地走。

贵小宝他对张光明说:张支书你看这天,这鸟,这林,这马,这人,何不作一首诗呢?

大家和你张支书在一起劳动时,都习惯听你或吟诗、或赋词、或说顺口溜了。

要是听不到你说些啥,就觉得干农活没了乐趣。

张光明听了他的话后就大声说:伙计听好咯:

《夏耕》

甩鞭一声吼,骏马拱地猛。

犁铧翻地忙,恰似浪花涌。

害虫逭逃生,地蚕皆惶恐。

麻雀叨虫快,莺燕齐歌颂!

大伙都喊道:“好!”

孙有福笑呵呵地对张支书高声说:“你真是干活不离诗文呀!

你总是把枯燥的农活,说的富有诗画般的耐人寻味哟!”

张光明对正在犁地的孙主任说:“孙主任你得把每寸土地都犁到,不能留硬地。”

孙有福啪地摔了一马鞭说,“好嘞,你放心吧!”

张光明嘿嘿地笑了一声就说,“我还要去各地块检查检查各小队犁地的情况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