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年头啥都缺,就是不缺人!不管农村还是城里,闲散人员一抓一大把!
自国朝建立以来,五六十年代,可以说是真正的人口大爆发时期,也就是张二河这个年龄的人!
兄弟姐妹五六个只是打底,七八个,十几个的也大有人在!
之所以这么能生,一来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,毕竟人多力量大嘛!
还有一个重要原因,那就是被解放前后各种天灾人祸搞怕了,哪次灾祸都是大批大批人的死去!
而八零后是国朝人口最后一次大爆发,兄弟姐妹两三个的,城里可能少点,但农村地区不算稀罕!
这次人口大爆发,主要原因就是分田到户后,粮食够吃,即便是给孩子上不起学,但不至于饿死!
“好啊,大鹏哥和白姐这也算是双职工,找个小保姆给看孩子,也算是给国家解决就业人口了!”
他两口子能舍得请人看孩子,主要还是收入上涨带来的底气!
白洁就不说了,一个月100块钱工资,收入水平直达县长!
而左大鹏去到梵音楼后厨,才真正找到了用武之地!
厨房里不管什么活计,都能信手拈来,做一次,甚至看一遍就能把口味掌握,还能根据现有的口味,重新开发出新的品类!
连老三张小河都感叹,所谓的天才,是在合适的时间,遇上最适合自己的工作,就能做出非凡的成绩!
这几天梵音楼开业在即,厨房实验做出来的食材,都摆在门口让人试吃,反响好到爆炸!
而其中,左大鹏的作用功不可没!不管是炸鸡块还是秦地凉皮,都获得了食客们巨大的好评!
一行人路过百货商店的梵音楼时,特别是外地游客,为了手指长的一根鸡柳,愣是能排几百米的队伍!
“李姐,装一份鸡柳,让老板带回去给孩子尝尝!”左大鹏居然也懂得巴结人了,这在以前可绝不会发生!
这李姐长的还挺周正,三十岁花信少妇的年龄,由于天太热,敞着半拉怀!
张二河看了,就数这个李姐跟前排的队伍长!
“嗯,大鹏哥这手艺没得说!”尝了口今天新研制的炸鸡柳,张二河由衷的赞叹了几句:“我这一个月60块钱工资没白费!”
没错,左大鹏和白洁两人加起来160块钱的工资,放到如今的阳城县,绝对是顶尖的收入了!
花个十几块钱请个保姆带孩子,绝对极为合适!
“不过,咱店里营业员的衣服是谁选的,是不是有点太前卫了!”张二河看了,这么多人来试吃,新鲜事物和口味固然原因不小!
但还有一部分原因,是营业员新奇的衣服,把顾客吸引来的!
女仆装!没错,前面给顾客发试吃装的,全是十几岁的小姑娘!
头戴花边褶子蓓蕾帽,半胸粉色短袖小衬衫,下半身则是白色红边的过膝百褶裙!
白色长筒袜,金丝绒的黑色宽口鞋,还真有点东洋女仆风!
关键这个年代人多,招人的时候就可以挑挑拣拣,专找形象好的招!
那些歪鼻子斜眼,龅牙大饼脸的一个都没有!虽然不能说个个漂亮,但看上去能养眼是肯定的!
“三老板啊!”左大鹏对张小河的眼光很是佩服:“咱家店员的工作服,放眼全县可是头一份!”
“嗯,不错不错!”既然是老三定的,张二河也就没再多话!
说实话,对于这种带点倭风的服饰,张二河算不上喜欢!
到了废品回收站,张大石得知儿子被部队特招后,乐的后槽牙都露了出来!
搁那里一个劲念叨:“咱老张家总算有吃皇粮的人了,这事得好好庆祝一下才行!”
八十年代,谁家若是有人去当兵,全村都得敲锣打鼓的庆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