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吃不进嘴的香味(2 / 5)

用小木杆子,把它挑起来,或者是把瓶口放在地面上,引导着蜈蚣自己爬进瓶子。只有几个,抓蜈蚣的技术很高超,而且不害怕,敢伸手,宋向文跟着他们看的时候,他们还教过宋向文,要捏它的靠近头的位置,一定要快,捏起来先把尾巴放进瓶子里,手指松开自己就掉下去了。很少情况下,会碰到很大的蜈蚣,得有十厘米,是学校里最大的了,这样的体型,谁都不敢下手了,这种武功的攻击性还很强,仰着头,向着发现它的人爬过去,吓得孩子们连连后退,但是脸上始终是兴奋的笑。这种体型,没人敢动,而又不想放它走,下场就比较惨了,一般就是被用棍子戳着戳着戳死了,要不就是被玩腻了一转头压死了。

宋向文一直不参与这种活动,他害怕,也有向同学要过一只,想向着电视里面科教频道播出的一样观察蜈蚣的习性,但是他没有专属的饮料瓶,只有一个喝水的一次性纸杯,就把蜈蚣放到了纸杯里面,想着下课的时候就不用出去了,坐在位置上观察蜈蚣就行了。结果要到的第一节课下课,宋向文兴奋地把水杯从桌洞里面拿出来后,里面的蜈蚣不见了,宋向文脑子像是被雷炸了,站起身来边跳边在身上拍打,想着自己是不是快被咬死了,甚至那节课,他都没赶回去上,逃课了,坐在操场的主席台子上,平常他喜欢去树林里,经过这一次,他是再也不敢去了,起码天气不冷的时候。在主席台后面有一个小过道,他蹲在那里把裤子脱了,衣服也脱了,使劲的抖了抖,生怕还在自己身上。

继续阅读

好在抓蜈蚣的浪潮很快就过去了,秋天天气越发转凉,蛇虫老鼠都慢慢的不出来活动了,能在树林里面找到蜈蚣的几率也越来越小,树叶也慢慢的落下来,虽然落的不多,但还是在那一片树林里面堆积起来了一层叶子,翻开叶子找,就更不好找了,班里面的男生也就不往操场跑了。秋天,正是秋收的季节,宋向文家的九亩半土豆在收完了之后,紧接着就用播种机种上了玉米,玉米这种作物比较省事,出苗的时候去下地转一圈,看到有两株长在一起的就拔出来一株,然后就是浇水。玉米浇水和土豆不一样,种土豆的时候都是一垄一垄的,浇水把管子放在垄之间的沟子里面就可以。玉米不一样,播种机种的时候不会划出垄,整个玉米地是一片平整的地,所以就不能那么浇水。玉米浇水,要人拿着管子头,走进地里面,把整个地泼一遍。至于浇几次,还是看老天爷的脸色,天干,就得多泼几遍,要不还没长成粒子玉米就黄了干了死了,长出来的玉米一点都不实。天好,多下了几场雨,就少浇,浇多了,还容易涝,玉米根都泡烂了,更没收成。

宋向文家的玉米,随着天气转凉,也到了该收的日子了,宋向文小时候,种玉米有播种机,收玉米却没有。种玉米是在空地上进行的,不会把机器的齿轮卡死,收就不同的,玉米秸秆并不细,里面都是纤维,一个不小心卷进轮子里面或者是刀刃不锋利,车就卡死在了地里。所以那个时候大家收玉米全靠人力,宋向文家也是如此。宋召华刘二姐俩人已经种了很多年的地了,家里也就积累了很多化肥袋子,化肥袋子结实,还大,是装玉米棒子的好工具,也是收玉米棒子的好帮手。宋召华和刘二姐,就开着手扶拖拉机,后备箱上放上化肥袋子和喝的两大桶水,装水用的容器,是过年的时候宋向文喝可乐剩下来的大瓶子,这样的瓶子装水多,每次宋向文喝完了可乐瓶子都会被刘二姐收起来,也算是每年都有新的水杯用了。已经是秋天了,白天并不会太热,所以刘二姐也不会太催着宋召华赶紧从炕上爬起来发动手扶拖拉机,等到早上吃过了早上饭,两口子才会启程去地里面。

下到地里,揣着一个化肥袋子,一般是三行一起掰,效率最高,一行一行的话,要来回走很多趟,行数多了,手伸不过来。等到化肥袋子满了,就拖着化肥袋子,沿着两行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