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于谦隐忍,唐青挖坑(1 / 4)

明主 迪巴拉爵士 3691 字 12天前

君臣大战,臣子们最有力的武器是舆论。

文官们的身后是乌压压一群文人。

在乡间,在城镇,在京师……他们密布天下。

而大儒与名士,文官与宰辅,便是他们的代言人,也是他们的领袖。

所谓文坛领袖,在这个时代有着浓郁的政治色彩。

文坛领袖一呼百应,吆喝一声‘陛下好财货’,或是‘陛下昏聩’,天下文人皆会跟着口诛笔伐。

一句话,帝王是昏君还是明君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笔杆子。

在乎身后名的帝王,只好捏着鼻子善待文人。

聪明的帝王,在临去前早早安排身后事。

不过即便是早早安排,也难逃文人的‘追杀’

比如说武则天,立什么无字碑,毛用没有。武则天去后,被文人们各种编排,什么面首无数,什么什么……

英宗顾忌身后名,所以对百官颇为容忍。

“朕,忍无可忍。”

帝王的声音传到了王振那里,他问:“陛下为何动怒?”

来禀告的内侍说:“王太监,先前有奏疏,说陛下昏聩。”

你可以指出皇帝的错处,但不要评价,不要贴标签。

不是每个人都有海瑞的运气,且英宗也不是老迈的嘉靖帝。

“谁?”王振眯眼看着奏疏,神色如常。

“礼部给事中,林思。”内侍笑了,阴恻恻的。

“可笑。”王振不知是说奏疏里的内容可笑,还是说林思此人可笑。

两个内侍仿佛听到了惊雷,束手而立。

但那个内侍依旧在冷笑。

王振放下奏疏。

“告知马顺,咱有菩萨心肠,奈何有人却得寸进尺。当行……霹雳手段!”

内侍笑道:“王太监果然是好手段。”

他告退,王振突然叫住他,“喜宁。”

内侍止步回身,“王太监还有事?”

王振说:“罢了,无事。”

喜宁走了。

王振眯着眼,突然问:“喜宁被陛下宠信,盯着他。”

“是。”

“对了,他是哪的人?”王振随口问。

“女真。”

“知道了。”

马顺得令,带着数十手下赶到了礼部。

唐青刚借着巡查的名义,带着两个弓手准备脱岗,见到马顺等人气势汹汹而来,止步退后。

当下锦衣卫有王爸爸撑腰,下手狠辣。

礼部门子见到马顺,下意识的问。“何事?”

马鞭呼啸而来,门子的脸上挨了一鞭,惨叫着避开。

“敬酒不吃吃罚酒!”

马顺抬头看着礼部的门楣,“拿人。”

“领命!”

几个锦衣卫冲进礼部,里面传来了叫骂声,以及呵斥声。

没多久,林思被两个锦衣卫拖了出来。

他看到马顺,骂道:“奸贼,你跟着王振蛊惑君王,迟早不得好死。”

“好!”

不远处聚集了一群人,有人在里面为林思叫好。

马顺突然笑了起来,很是温和的那种笑,他用马鞭指着林思,说:“文人一张嘴,自以为凭此能走遍天下。可能杀敌?可能报效君王?什么都不能,就只剩下了耍嘴皮子,只剩下了尔虞我诈,蝇营狗苟……”

“唐兄。”

唐青回头,陈雄就在身后,“这马顺一番话,怎地我听着格外顺耳。”

“文人最擅长的便是内斗。”唐青说,“文无第一嘛。”

“来人!”马顺指着林思,“鞭责三十。”

“马顺,此乃礼部门外,你大胆!”

门内,一个礼部官员戟指马顺喝道。